李宁中国初中篮球联赛
新浪体育讯:近日,南京九中男篮在李宁中国初中男子篮球联赛决赛中以2比1战胜卫冕冠军沈阳一二七中学篮球队,捧起李宁中国初中联赛冠军奖杯。这样一场看似普通的中学生篮球赛全国初中篮球联赛,却吸引了国家男篮领队宫鲁鸣、新华社资深记者徐继成、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刘昱林等人的高度关注。此刻,让我们跟随记者的深度采访,走进李宁中国初中联赛。
徐吉成:篮球发展需打基础 初中联赛需重视
当CBA总决赛激战到最后一刻,看着场上奋战多年、饱受伤病困扰却依然坚持的老将们,看着场上时常如空场般无忧无虑的外援们,坐在中央电视台CBA演播室里的新华社资深记者、中央电视台评论顾问、2008年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主任徐继成感慨万千。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中国篮球需要真正的新生力量,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以在CBA总决赛的最后时刻,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听到了徐济成对于李宁中国初中联赛的期盼与关注,因为中国篮球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初中生去打篮球,去属于自己的联赛展现自己。只有更多的中学生接受系统的训练与比赛,中国篮球未来的人才金字塔才有真正的根基与活力!
宫鲁明:青少年篮球需特别关注 初中联赛彰显校园力量
事实上,对李宁中国青少年联赛的特别关注全国初中篮球联赛,不仅有徐济成这样的资深媒体人,篮球管理部门的官员也纷纷表示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全国管理部部长、国家男篮领队宫鲁明也十分关注李宁中国青少年联赛。他表示:“目前单一专业队培养高水平篮球人才的模式,越来越受到现实问题的挑战。目前,中国专业队注册的各梯队男球员只有1500人左右,女球员不足500人。如此少的高水平篮球人才,显然不能满足现有篮球赛事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像李宁中国青少年联赛这样的青少年篮球赛事,无疑是培养未来篮球人才的希望之场。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打球、参与到青少年联赛中来,才能为中国篮球积蓄更多的力量!”
宫鲁明还谈到了职业体育如何与校园体育融合的问题。他有这样的想法:“关注李宁中国青少年联赛等青少年赛事,选拔有发展潜力的篮球苗子,一部分到专业青少年队培养,一部分到高校培养,提升校园篮球运动水平;成年之后,这些在学校培养出来的球员,也可以通过选秀,参加各级职业联赛,而选择从这些校运会中培养球员的俱乐部,可以给予这些学校一定的训练经费,这样既鼓励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也为一些学校解决了经费问题。同时,这也能提高球员的文化素质,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刘昱林:初中联赛是未来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对于宫鲁明的想法,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昱林表示:“这个主意非常好。目前,由于专业队和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经常出现抢人才的情况。面对孩子是打篮球还是考个好大学的问题,很多家长往往选择让孩子上大学。但很多高校的训练水平有限,最终耽误了这些孩子的篮球天赋。另一方面,一些专业队的球员缺乏必要的文化教育,影响了他们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李宁少年联赛包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支球队。可以说全国初中篮球联赛,这些孩子正是中国篮球未来需要的未经雕琢的宝石。我们要重视这样的赛事,发掘人才,培养人才,要通过专业队、高校等渠道,培养篮球人才。” 只有这样,中国篮球的未来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才能形成‘中学—大学—专业队—国家队’的中国篮球训练新模式。”
事实上,一些CBA甲A男篮二三线球队的主教练已经开始关注这项赛事。李宁中国少年篮球联赛期间,广东宏远男篮、山西中宇男篮、江苏南钢等CBA甲A男篮二三线球队的教练员就来到赛区选拔队员。广东宏远男篮二三线球队主教练王怀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中毕业后,往往错过了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黄金期,因此像李宁中国少年篮球联赛这样的初中篮球赛事,往往是发掘人才的重要舞台。”据王教练介绍,现在一些职业俱乐部已经开始与学校合作共建初中篮球队,旨在建立职业球队长效的选拔培养机制。
在篮球专业人士的密切关注下,李宁中国青少年篮球联赛正以其潜力和实力预示着中国篮球未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