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2020年中国足球:苦难与希望
新华社记者 龚兵
随着山东鲁能2:0击败江苏苏宁,第六次捧起中国足协杯冠军奖杯,中国足球2020特殊赛季落下帷幕。 COVID-19疫情给中国足球带来了艰辛,但也带来了疫情背景下举办比赛的宝贵经验和重拾希望的坚定信念。
这是一个命运多舛、充满磨难的季节。
由于国内疫情肆虐,中国足球的“开赛”从原定的2月22日推迟到了7月25日。经过五个多月的“煎熬”,中超联赛终于开赛了。 这是中国足球的旗舰赛事,也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领先IP。 需要综合考虑防疫要求、硬件设施、人力配合等因素。 赛历的制定涉及三级职业联赛、足协杯、亚冠联赛、国家队等,中超联赛能够开赛无疑是从业者的福音,也是体育产业的福音。 11月12日,江苏苏宁首次登顶,为中超冠军球队注入新鲜血液。
8月23日,女超联赛开赛; 9月12日,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和女足联赛同时开赛; 9月18日,足协杯开赛; 9月25日,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开赛; 10月24日,中乙联赛开赛; 11月21日,中国锦标赛开赛; 11月30日,女乙联赛开赛……各级联赛、杯赛的相继开赛,保证了中国足球赛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让一度沉寂的中国足球队重新出发。 论坛恢复了热闹和激情。
2020年是《中国足协2020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 规划提出,2020年之前:国足力争2019年进入亚洲杯前四名,2020年国际排名进入世界前70名; 国奥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国青队和国少队分别获得U20和U17世界杯决赛圈资格; 国足力争2019年世界杯进入8强,东京奥运会力争进入8强……除了女足保留进军东京奥运会的希望外,其他都没有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凸显了足球运动的复杂性和难度。
足协近期发布的推动足球改革的35条措施调整了国家目标:男足国家队力争达到亚洲一流水平,全力备战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和2023年亚洲杯,力争寻求新的突破; 女子国家队力争达到亚洲领先水平,以参加东京奥运会为目标,争取好成绩。
上述目标是比较务实的,可能是足协对中国足球各个领域进行认真审视的结果。
这是一个仍有收获、重燃希望的季节。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顺利举办比赛? 这是世界体育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足球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33,784人、15,040人、9,238人。 这是中超、中甲、中乙的核酸检测数据,全部都是阴性!
设置蓝色禁区,严重违反防疫纪律,被开除出联赛。 俱乐部配备专职管家,严格把控食材。 钉钉定位功能用于判断玩家是否处于指定位置。 采用智能硬件自动生成人员体温和进出信息,并提供台球。 、篮球、阅览室、卡拉OK等人性化减压方式……中超联赛的防疫经验被英超、德甲联赛借鉴,也被运用在刚刚结束的亚冠联赛中联盟。
收获不仅体现在比赛上,更体现在赛场上。
本赛季中超U23球员出场时间较多,出场747次,首发446次。 总出场时间达到44885分钟某足球协会举办了一次足球联赛,比2019赛季前20轮增加了近9000分钟。 2020赛季场均净比赛时间为52分23秒,比2019赛季的平均时间多了10秒。 最高净比赛时间为68分05秒,比2019赛季的64分11秒增加了近4分钟。
中甲方面,18支球队的主教练中有14名是国内主教练,使得中甲成为本土教练成长的沃土。 高遥、李毅、谢晖、黄勇等前国手坐镇。 尤其是高耀带领的升班马昆山FC队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中超组,最终获得第三名。 由于各队外援普遍归队较晚且恢复缓慢,更多的国内球员扛起了大旗,成为球队的核心。 长春亚泰前锋谭龙以11粒进球成为赛季最佳射手某足球协会举办了一次足球联赛,帮助球队夺得冠军并超越联赛。 紧张的赛程让更多年轻球员有上场的机会。 19岁的江西联盛球员易宪龙打进职业联赛首球,20岁的沉阳城球员穆扎帕尔也打进职业联赛首球。
随着疫情好转,球迷终于重返球场,这无疑又是一个重要的收获。
中超联赛开赛近一个月后,8月22日,北京中赫国安与上海上港之战,成为本赛季中超联赛首场开放看台的测试赛。 经过264天的等待,球迷们终于可以重返球场观看比赛。 熟悉的呐喊声、熟悉的欢呼声、熟悉的中超联赛,让人激动不已。
球迷重返赛场,不仅是抗击疫情成果的体现某足球协会举办了一次足球联赛,也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的标志。 各类足球比赛的举办,为推动社会复工复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团结人心、重建信心产生了深远影响。
疫情唤醒了人们的健康意识,让他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 而“健康”也是中国足球所缺乏的。 在常年的金元攻势下,中国足球的肌体不断被侵蚀,达到年初就有16家职业俱乐部退出或解散的地步。 中国足协近期提出进一步限薪、减少俱乐部支出、大力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等政策,或将有助于中国足球摆脱痼疾,走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