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马早就可以走了。 这几年,我们已经习惯了时不时听到他病危又获救的消息。 按照他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他超人的体质,这几年他已经走了上百次了。
另一个类似的名字是保罗·加斯科因(Paul ),他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半了。
老马的几个叔叔都踢足球,身高都在1.8米以上。 老马除了脚是44码外,身体没有任何发育。 据称,这与他从9岁开始接触毒品有关。 至于男人和女人,你都知道拉丁美洲,更何况他是意大利人的后裔。 按说,这种吸吮手段早就该废止了,但人才就是这样,和腐败是孪生的。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所有这些所谓的人才浪费者无一例外都会说:没有这些(喝酒、性、财富),我就没有成就。 你可以指出一千个C罗这样的正面例子,我可以数出一万个加林查·贝斯特、C罗这样的负面例子。 这就是现实。
老马是足球之王吗?
抱歉,老马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足球范畴。 事实上,在整个体育史上,他也有资格跻身顶级神级人物之列:比如杰西·欧文斯、穆罕默德·阿里,还有迈克尔·乔丹、舒马赫等,他们都将各自的运动带入了新的阶段。时代,或者干脆改写了各自运动的定义。 老马颠覆了至少两代人对足球的看法。
哦,难免有人会提起20年前贝马世纪足球冠军争夺战。 抱歉,如果你多了解一下世界足球的历史,你就会明白,如果他们不是同一代人足球明星肯佩斯,根本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贝利时代,巴西队因军政府的干预而告别了1974年世界杯,标志着“424”的结束。 圣贝利之战的全攻全守打开了现代足球的大门。 时至今日,克鲁伊夫的传控理论依然是国际足坛的主流,弟子遍布世界各地(他仍于2010年和2014年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第四次足球革命尚未到来。 也就是说,贝利是第一王,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老马仍然是王,也是现代足球时代唯一的王。
数据主义者太痴迷于用奖杯数和进球数来谈论一切,这说明他们真的不明白足球是什么。 最近很喜欢常用的维度这个词。 以体育为例,如果单项的维度是个位数,那么集体项目的维度数就是两位数。 在足球场上,两双甚至三双并不是吹牛。 世界第一乐章不盖。 总是从低维度生物的角度看高维度的事物,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我们特别喜欢做这样的事情:你越是盲目,你被允许触摸的大象就越大。
讨论老马的技战术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虽然说起来很有趣,或者很容易写得精彩,但几乎肯定会陷入低维的圈子。 说点别的,比如“形而上学”。
生命中无法量化的气场
我们总说梅西论球技不逊于老马,但他总是缺少一股气息。 现在想来,我们说的是影响力或者气场。 这当然是无法量化的,甚至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但如果你踢过一场足球比赛,甚至走进球场观看比赛,你就会真正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说出来,你就会明白,影视剧里总有一些“无论多么危急,一旦出现,就基本稳定”的人物,但谁在足球场上见过呢? 这个中国人喜欢说的“无论你是谁,地球转得都一样”的项目,其实能真正决定生死的案例太少了,有的甚至成为了传奇。 比如我见过法国人埃里克·坎通纳职业生涯最后两年。 以92班为中心轴的队伍,无论他在不在足球明星肯佩斯,都是完全不同的。 包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恶魔的皮尔洛,当然还有巅峰时期的巴萨版梅西等等。
但相比老马来说,他们在主场能力有余,但在恐吓对手的能力上,他们还差得远。 1996年,博卡青年队访问中国,与四川全兴队和北京国安队进行了两场比赛。 记得当时的报纸记录了国内球员对这位体重超重半球、技术还不到巅峰时期50%的36岁老马的印象:“一碰就摔倒了,摔倒很真实,而且也给裁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难不判任意球,如果你离他远一点,你就传一脚(传球),你就不会被罚。能够防守。” 两军对峙时,张飞怒吼打死夏侯杰,或者诸葛亮轰死王朗。 当然,这些场面有些夸张,但在真正的比赛中,对手集体弱势,顶级球星凤毛麟角:洛洛、齐图、卡卡煤的老大,包括莫德里奇,个个要么听话,要么无聊。 他们只愿意用脚说话。 他们的身手不如老马,言语也远远落后。
在队友和对手之上,更玄学的层面就是观众。 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次主队球迷大规模有计划的叛逃发生在1990年7月3日意大利当地时间晚上8点,当时东道主在世界杯半决赛中对阵阿根廷。决赛。 你可以翻出那场比赛的视频(B站有)再看一遍,你就会在扩音器里听到意大利球迷为客队呐喊助威的声音,这往往压倒了主队。 因此,意大利在点球大战中输掉的不仅仅是点球专家戈耶切亚,还有观众席上诡异的气氛。 当然,圣保罗球场也是老马所属俱乐部那不勒斯的主场,但也创造了足球史上的一段轶事。
重建中国人的足球三观
“古代吹牛”是当今足球论坛鄙视链的一角。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说某位明星“现在已经废了”。 嗯,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历史,所以你认为你有资格不尊重历史。 历史。 就像2007年出生的那一代人,现在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但现在谁会反对“改变世界”的口号呢?
中国人在四年世界杯周期中看到老马:1982年的好奇、1986年的痴迷、1990年的失意、1994年的叹息。在他之前,中国人对足球的印象应该是“女排精神”, “智行风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就连肯佩斯飞身挡住波兰队拉托手球也被认为有悖体育文明。 直到看到老马用脚踩着巴西球员、上帝之手从底层到成神的整个过程,我才震惊地意识到,“这就是足球之王!” 足球还能这样踢?!” 包括后来的1990年神二手,单枪匹马击败半个巴西队(后来盛传他在中场休息时将安眠药放入水瓶中,在比赛时递给对手喝),以及忍辱负重,带领阿根廷一路杀入决赛,让他再次为球队做出贡献。 震撼:为了祖国,为了胜利,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付出任何代价。
对了,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三体》中托马斯·维德对人们残酷而坚决的吼声:“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 伴随着夺冠后的老马换衣服。 看到整个团队在房间里大喊“!!”的景象。 震耳欲聋,富有启发性。
然而,不会再有像老马、托马斯·维德这样的疯子、疯子、天才、恶棍,以及对胜利极其忠诚的马基雅维利式死亡弟子。 因为它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孕育出来的,是马岛战争和危机时代之后的产物。 在长久和平的时代,我们开始喜爱劳尔·贝克汉姆,开始诽谤德容·佩佩这个我们敬佩的好孩子、钢琴家,也会口头批评偶尔的叛逆。 我们忘记了足球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昔日不列颠群岛村民斗殴的产物,如今很少再听到“足球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这句话了。 因此,投票圈里的人们怀念老马,不仅是为了他个人,更是为了那个多彩的时代和自由流动碰撞的价值观。
老马和我们
老马走了,不再困倦,脑子里不停地翻腾:30年前的世界杯之后,他是因为足球而爱上老马,还是因为老马而爱上足球? 这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我不喜欢足球,我就不会离开大学专业而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自然也就不会在接下来的20年里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管怎样,至少当时我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矮个子,骄傲地在人群中进进出出,俯视着这个世界。 赛后,他毫不掩饰地发声,迷惑众生,让无数英雄折腰。 你可以想象那种震惊。 与错过的墨西哥86比赛相比,更让我难忘的是四年后的1/8决赛,巴西队打了三四个门框,但仍然坚持到最后一刻,攒了80分钟的保险,给了对手全屏命中。 ,每一步都让我感到惊讶,那是一个奇迹,那是一个年轻人最清爽的心灵鸡汤,给了我学生时代那么多的心理支持。
下班后,我听到同事讲述老马的粉丝转为负面。 这是10年前他负责媒体接待时的所见所闻。 他说老马粗鲁无礼,对中国人不屑一顾,给接待员留下了痕迹。 给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一方面,我相信他的描述,同意他的判断; 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天才的生活是混乱的,是世人所不能容忍的。 更夸张地说,国王有这个资格。 三百六十行,凡是站在或者曾经站在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人,都有月之暗面吧?
其实,从一个有一定经验的体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说老马是逆袭并不是很客观。 不仅他的足球天赋独一无二,而且他的足球智商之高,很难与他相比。 。 今天白天,投票圈内不少偶像选手和教练也纷纷发文缅怀这位前辈。 这更让我感动:虽然同事是敌人,但这说明这些名将能够记住彼此。 马云在国内足坛的影响力。 顺便说一句,这些名人很可能就是那些键盘手和盲象摸象者口中的古老吹牛者。 好吧,全世界的球星和教练都没有资格在集体哀悼的时候吹嘘自己,更何况是在中国。
如果你了解老马,你就会了解足球:足球不是伟大,足球不是高大,足球不是短快,足球不是面子工程,足球不是请客吃饭,而足球并不是弯道超车。 足球是战争,足球是忠诚,足球是土壤,足球是思想足球明星肯佩斯,足球是团队,足球是纯洁。
老马走了,带走了老人们心中最后的足球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