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 2020.11.25 13:36
虎扑新闻11月25日讯 《东方体育报》今日撰文报道了在苏州举行的中超联赛投资者见面会的具体内容。
去年有一个提案称转移锁存在漏洞
据记者了解,即将出台的“工资帽令”不会在苏州两天的闭门会议上公开讨论。一方面,各俱乐部对目标尚未达成共识,很多具体操作细节也未达成一致。更为艰难的是,职业联赛即将在年底“复工”,其未来走向尚无定论。
通过私下的交流,其实不少中超球队对于联赛即将进行的大幅降薪都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去年足协出台“四帽”和限薪令第一步之后,再加上疫情影响,各俱乐部纷纷降薪球员,不少球员的收入已经出现大幅减少。更重要的是,本赛季中超、中甲联赛的不少球队经营不善,出现欠薪问题,因此不少球员一年多来都没有拿到全额工资。如今,在这样的情绪和背景下,中国足协再次出台更为严格的限薪令,不少球员叫苦不迭。未来,中国足协的限薪令将限制国内球员年薪不超过税前500万元,外籍球员年薪不超过税前300万欧元。这样的限制,让不少老球员开始考虑退役转行。 与此同时,一些处于合同年的外援未来是否留在中国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与此同时,有传闻称中国足协还在筹划所谓的“转会锁”,即如果球员合同到期,原俱乐部提出顶薪续约,那么该球员只能留在母队,每支球队有两个名额。但据记者最新获得的信息,这其实是去年足协组织的一次会议上部分俱乐部提出的,与投资者会议议程无关。中国足协的行政命令,其实与国际上通行的《博斯曼法案》、欧足联采用的《财政公平法案》存在诸多矛盾。
在看到外界的负面评论后,中国足协也在重新考虑相关政策。毕竟“转会锁”政策如果最终实施,很可能会导致大量球员自由转会海外踢球,这对投资者来说将是更大的资产损失。同时,各队的“转会锁”政策限制了球员的流动,对于一些中小俱乐部的核心球员来说,意味着他们将没有机会转会到大俱乐部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这样的政策对个别球员来说,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
据悉,中国足协此次之所以下定决心发布严厉的行政令,是因为中超联赛部分球队本赛季开出天价签约费从其他解散球队挖角球员,一些豪门俱乐部也提前接触了其他国家队球员。为避免金钱恶性竞争,中国足协决定“断然出手”。显然,中国足协治理联赛“金钱足球”的方向和思路是坚决的,但面对职业联赛的管理,相关领导也需要更加谨慎:如果行政部门对市场干预过多,如果职业联赛降温过快,中超联赛十年来的积累和进步势必会倒退。
中超联赛真的要扩军了
由于疫情影响,本赛季中超联赛整体质量不高,不少球队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为何仍执意扩军?其实,这是中国足协长期规划的内容。按照十年前中国足协提出的《职业足球联赛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2年)》,中超联赛要在2018赛季完成18支球队的扩军,以提升在顶级联赛的影响力和比赛场次。另一个因素则来自于国际足联和世界其他联赛等外部力量。在各国联赛中,英超、西甲、意甲都有20支球队,德甲也有18支球队。球队越多,比赛场次就越多,商业开发和媒体曝光的机会也越多。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亚冠联赛从2021赛季起将扩军至40支球队,但中超球队的亚冠名额仍为“3+1”,并未进一步增加。众所周知,亚足联对于各国联赛分数的计分体系十分复杂,按照目前的技术计分方式,国家队战绩仅供参考,俱乐部分数占100%的权重。俱乐部技术分中,除了计算近四年联赛参赛球队在亚冠联赛的积分和表现外,参赛球队在自身联赛中获得的积分也占一定权重。从这个角度看,中超俱乐部想要在亚冠联赛中进一步获得更多技术分,争取更多的出线资格,但中超联赛每年比赛场次较少中国投资的英超球队,使得俱乐部在这个分数上吃点小亏。 中超联赛此次希望扩军,显然是为了让联赛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中国投资的英超球队,推动未来亚冠名额的分配,并帮助中超俱乐部更好地与国际规则对接。
从本赛季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未能晋级中超的杭州绿城,还是不幸降级的石家庄永昌,其实都具备参加中超的基础和实力。因此,未来中超联赛的扩军,其实会帮助更多球队登上顶级联赛的舞台。但与此同时,中国足协显然不想放弃中甲联赛,会不断加大联赛的竞争力中国投资的英超球队,确保中甲和中乙联赛成为联赛金字塔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