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在北京红山口召开,原则上确定了足球改革的总体方案,并决定中国足球于1994年启动职业联赛。这次会议后来被称为“中国足球遵义会议”。
从此以后中国足球联赛广告合同,铁“小破球”就开始喝资本流了。
(一)
1994年4月27日,中国足协副主席王军生心情激动,他从成都人民体育场望着几千只和平鸽、几万只氢气球飞上蓝天;在全场四万多名观众的呐喊声中,王军生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简短而庄严地宣布:“万宝路1994年全国足球甲A联赛开始了!”
王俊生在洪山口会议上被选为足协副主席。46岁的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担任守门员,成为北京足球队第一代守门员。从北京市体委调任足协负责人后,他感到压力山大,多年前的自传中他对此记忆犹新:“中国足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了40年。在我任职期间,矛盾和问题积累到必须解决的地步。”
王主席所说的“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例子是,1994年初,中国足协的账户上只剩下30万美元,但有两大问题急需用钱,一是健力宝足球队的年轻人,当时球队陷入了财务困境,急需用钱;二是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筹备,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等着踢球养家糊口。
王俊生和足协另一位副主席决定,给远在巴西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们捐献30万美元。此后,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与美国IMG集团谈判,想用冠名费办一场足球联赛。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让参议院管理参议院,凯撒的东西就是凯撒的东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健力宝足球队那些去巴西留学的孩子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中坚力量,中超联赛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只是可惜,和王俊生一起改革的足协副主席在1996年英年早逝,他叫徐放,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奠基人。
1994年,澳超联赛成功启动,冠名赞助商是美国香烟品牌,这是中国足球首次与资本亲密接触,一份5年120万美元的合同。
1994年有很多个“第一”,比如3月26日,马来西亚百盛百货进驻北京,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超市”这个概念;11月12日,第一部进口大片《亡命天涯》在北京上映。
当你有了足够的食物和衣服时,你就会考虑你的愿望。
有些人可能记得第一次在超市买的东西,或者第一次看电影的新奇感。但球迷们只记得4月27日成都人民体育场,四川全兴主场战平辽宁,“加油!”“加油!”激情四射的呐喊声传遍大江南北。
然而,在职业联赛成立的第一年,四川人只知道喊“加油”,根本不知道赞助商是什么,当然,其他大部分球队也同样一头雾水。
四川全兴团队是内部管理的,全兴酒厂胸前印着“四川全兴”,他们提供的资金每年是100万。
大部分球队都是随着联赛的进行,才在球衣上印上赞助商的字样,比如广州太阳神队,球衣胸前原本是空白的,后来才印上“太阳神”几个字。
太阳神集团生产了中国第一代口服液保健品,也是早期借足球队打响品牌的成功典范。16年后,又有一家企业借足球打响品牌,将广州队的名字改为“广州恒大”,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90年代中期,开放较早的广东经济实力雄厚,自然拥有全国最多的甲A球队,除了广州阳光外,还有1995年进入甲A的广州松日,以及当时颇为风光的深圳飞亚达、广东宏远等。
所以有句笑话:学习广东改革开放,以日韩企业为前列。
在首都北京,国安队与一家生产合金压铸产品的日本公司签约,在队徽胸前印上了“RYOBI”;在上海,申花队不仅胸前印上了日本健伍德公司“”作为赞助商,次年还与日本零食巨头格力高签约,在队徽背后印上了格力高的产品“菜园小饼”。广州太阳神队胸前印着三菱汽车,同城的广东宏远也与日本矢崎公司签约,当时就连军工八一队的胸前也印着“日立”字样。
经济起飞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也曾跟随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三星集团最初赞助吉林队,但仅一年后就“转身”与天津队签约。幸好吉林队还有“备胎”,转眼间就与汽车品牌现代联手,胸前印着“现代汽车”的字样。
日韩企业以赞助足球队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表明了足球联赛在国人心中的影响力,客观上也表明了足球改革的初步成功。尽管足球职业化的后续发展还存在一些弊端,但足球运动带给人们的激情与快乐始终难以忘怀,那些为之奋斗的人也不应该被忘记。
90年代中期,国家经济开始加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刚刚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当这位亲历者20年后听说中国足球联赛卖版权卖到80亿的时候,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要知道,万宝路1994年的120万,也是让人吃惊的。时间一长,老领导也忍不住感叹:
“当时就像是混乱的开始,一切才刚刚开始展开。”
(二)
王健林与“足球”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上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他与足球的故事。
他赞助的大连万达足球队在澳超联赛开赛第一年便夺得了冠军。1994年至1998年,万达在五届澳超联赛中四次夺冠。足球不仅成为大连的骄傲,也让位于大连西岗区的房地产企业大连万达声名远扬。据说,1994年,万达足球首次夺冠之时,王健林的万达地产销售额就高达29亿元,占到了大连全市交易总额的20%。
双喜临门,锦上添花。人们甚至不认为这是一次好的体育营销,因为大连万达足球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和文化符号。
九十年代鲜花盛开,八十年代园丁已忙碌。
1986年,陆军学院副团级干部王健林取得经济管理学士学位,在百万裁军的大背景下退伍,进入大连西岗区政府任职。两年后,王健林又做出惊人举动,接手一家负债累累的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大胆采用开放式大厅、开放式卫生间的设计,并因此获得成功。
胆子大的王健林下海经商,万达集团应运而生,万达足球6年投资3.5亿,这在90年代是天价。
资本给万达足球带来了不俗的成绩,足球荣誉给万达集团带来了名气和口碑,为当时中国火热的足球氛围火上浇油。但就在足球市场越来越火爆的时候,同样脾气火爆的王健林却突然决定不踢球了。
1998年4月5日,大连万达因裁判丑闻在亚足联杯决赛中落败;9月27日,大连万达在国内足协杯半决赛中再次被点球淘汰。愤怒的王健林怒斥裁判不公,并在赛后当场宣布万达集团退出中国足坛。
足球与资本完美融合的第一部故事已经落下帷幕,如果说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的解散代表着一支球队营销的短暂终结,那么球星广告的黄金时代即将开启。
因为辽宁队这几年状态已经下滑,现在是老虎下山的时候了。
辽足曾经是足球史上的十冠王,但职业化之后,球队的命运却因资本变动而起伏不定。在澳超联赛的首个赛季,辽足得到远东集团的支持,排名第四,但这支在“体制足球”上如鱼得水的球队,却在“足球市场化”的第二年就降级了。虽然1996年辽足曾用股份制的理念重振东北足球,但成绩并无起色。
直到今天,辽足的市场化之路依然艰辛坎坷,但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球队市场化程度较差的辽足,却诞生了国内最受欢迎的一批“市场化球员”。
1999年,辽宁队主教练张茵和他的小伙子们在足坛掀起了一场无人能阻挡的青春风暴,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在一场比赛中平均比对手多跑3000米。
他们年轻帅气,球技精湛,球队连胜不断,“辽宁小虎队”的名声不胫而走,很快全国的客场比赛都成了他们的主场比赛。球迷们把辽足最优秀的球员张玉宁、李金羽、曲胜卿、李铁、肇俊哲称为“五虎上将”,前锋“金胜宇”更是威风凛凛,堪称三叉戟。
他们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因为1999年“市场规则”已经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大批挥舞着金钱的老板找上他们做广告、做品牌。
张玉宁客串电视剧,李金羽的写真集贵得离谱却瞬间卖出六位数,曲盛清和李铁都拍了广告,肇俊哲成为某品牌的巨星代言人。在各自的巅峰时期,曲盛清的转会费高达550万元,李金羽490万元转会,廖小虎这一帮人获得了3个中国足球先生和2个最佳射手,贡献了7位球星在海外踢球。
有了这些集出色球技和个人魅力于一身的足球明星,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涌向足球场,此时的中国足球联赛,似乎有了一些欧洲联赛的影子。
随着经济的腾飞,各大城市竞相把足球打造成为城市名片,全国各地的球迷都把队友视为家乡英雄,全国陷入了“和平”的足球大战。
山东队希望自己能像一座永不倒塌的大山,但他们的资金主要依赖当地政府,因此不得不频繁更改队名。1994年,济南市政府赞助了这支球队,球队被称为山东济南泰山队。不久后,球队与山东烟草将军集团签约,更名为济南泰山将军队。不久后,球队入股山东电力集团,更名为山东鲁能泰山队,终于稳定下来。
相比之下,背靠中信集团的北京中信国安队并不缺钱,早早就提出了“永远争第一”的口号;但上海申花集团出资的上海申花队却更早地夺得了联赛冠军。后来人们已经忘记了申花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家电,只知道“不疯狂,不放开,就没有申花”的足球故事。
武汉这座连接九省的城市,足球成绩并没有什么惊艳,但球队的名字却往往让人惊叹不已,难以忘怀。比如前卫环岛队。这支球队由湖北武钢创办,后被公安部前卫体育协会收购,后由环岛集团引进,才叫“前卫环岛”,这个队名有点日本味。重庆直辖后,这支球队曾由做摩托车、发动机的重庆隆鑫冠名,最后被同样做摩托车生意的力帆集团收购。武汉足球也经历过红心K时期。1998年,以生物制药保健品为主营业务的红心K集团携手武汉东湖、东湖开发区等,斥资4000万收购武汉亚奇俱乐部的股份。于是,“武汉红心K队”成了一个让人回味、让人记住的名字。
1997年,深圳特区,同城两支AB队争夺晋级名额。深圳飞亚达队已被中国平安集团收购,改名为深圳平安队并夺冠晋级;失败者被称为深圳金鹏队。民营企业老板李焕南把集团总工资的三分之一给了这支球队中国足球联赛广告合同,却依然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于是把球队卖了。价格是3500万,买主是财大气粗的中国烟草巨头云南红塔实业集团。云南红塔队并没有取得太过辉煌的成绩,但当年高原主场球迷的呐喊与呐喊所制造的巨大事件,仿佛一直在足球历史的长河中回荡。
90年代末,中国足球联赛的冠名赞助商从万宝路香烟换成了可口可乐饮料,日韩企业的赞助减少,一夜暴富的本土老板开始接手。很多球队在和赞助商谈判后,更换了城市和队名,却无意间成为当时疯狂发展的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卖烟的变身酒商,造机械的变身摩托车商,卖药的变身医保,以及各种国企背景的资金,共同把中国人的生活和娱乐推向了21世纪。
(三)
资本本应帮助足球成为一种创造快乐的工具,但资本却总是把足球变成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操纵的玩具。
90年代末,很多球队老板和王健林一样,因为夺冠而怒不可遏,却被假球、裁判丑闻搞得精疲力竭、束手无策,惹不起,只能躲起来。赛场上越来越不正常的气氛,在2002年世界杯前达到了高潮。当时,一些原本喜欢足球、投资足球的老板,最后都拍桌子大骂。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两位浙江人: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以及宋卫平和他的绿城地产。
2000年底,广州足协在合并没落的太阳神队和松日队后,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投资者,据说找过医药、酒类、服装等各种公司,但都毫无进展。经过牵线搭桥,希望通过足球打响品牌的浙江吉利汽车和广州足协在白云山的“名泉居”第一次握手。经过五六轮谈判,吉利汽车以1000万元的价格拥有广州队90%的股份,先期支付了500万元。豪迈的李书福在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我要把广州足球经营30年。”
李书福踢足球的确激情四射,用心良苦。吉利队邀请女大学生在家跳舞,开创了将“足球宝贝”带入足球场的先例。不仅让“足球宝贝”一词在全国流行开来,也大大提升了吉利汽车的知名度。联赛即将结束之时,广州吉利队也表现出色,但在与上海中远的晋级关键战中,却莫名其妙地再次失利。一怒之下,李书福宣布退出中国足坛。
李书福宣布退出之时,宋卫平执掌的浙江绿城足球队已经成立三年。宋卫平为人豪爽,将绿城集团2001年总利润的三分之二投入到足球中,一年8500万元,客观上说明中国职业足球已经成为大资本的游戏。然而宋卫平的巨额投入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尤其是绿城主场以0:6的诡异比分不敌长春亚泰,让宋卫平董事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接宣布,5名涉嫌“假球”的球员将被开除出队。
老鼠横行无人管,灯下的黑暗逼得人们不得不发声。相比王健林的愤怒辞职,李书福和宋卫平选择了反击。他们联名痛斥中国足球黑幕,矛头直指时任中国足协主席闫世铎。2001年12月,吉利集团将中国足协告上法庭,结束了中国足协被冤枉的历史。
可笑的是,李书福的吉利足球仅运营一年便名声扫地,而吉利汽车的销量却持续稳步增长。在“揭露足球腐败”的广告效应下,体现正义的吉利品牌深入人心。据媒体统计,在吉利涉足足球之前的1999年,吉利集团的销售额不足30亿元。而离开足球两年后的2004年,李书福的吉利集团销售业绩却接近100亿元。这与国内汽车市场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但谁能否认,这一成绩与李书福投入广州足球的2000万元毫无关系呢?
不管怎样,深陷假球、裁判丑闻的中国足球联赛已经陷入了深谷。2003年,《京华时报》直接用《钱多一点,苦少一点》这个标题,回顾了10年来甲A联赛球员的收入对比。更名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联赛名称更是赤裸裸地露了出来。
2009年,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成绩不佳、中超联赛的腐败问题、足球赌球等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层的关注。习近平、刘延东等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提到中国足球的问题,并参加了有关中国足球的会议。深秋的萧瑟十一月,公安部启动严厉打击足球犯罪的猛烈行动,严厉打击了阻碍足球发展的赌球犯罪。
此时,中国足球联赛市场化进程中积累的矛盾已经达到顶峰,品牌形象和商誉价值也跌到了谷底。
(四)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2008年初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3月20日,证监会表示支持优质房企通过IPO或借壳上市等方式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9月16日、10月8日,央行两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紧缩政策开始放松。此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就像一匹野马在盲目奔跑。据媒体统计,仅到2012年,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房价的指标,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就高达25倍。
整个国家都进入了房地产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国足球也不例外。
房地产开发商许家印开始表演。
2010年他以一亿的价格买下了广药队,随后又放出“三年夺中超、五年夺亚冠”的疯狂口号,接着挥舞金钱刺激人们的眼球,600万签下郜林,350万美元买下穆里奇,1000万美元引进孔卡,以1000万欧元的天价年薪聘请世界级主帅里皮,甚至还给球队一场中超胜利就发500万元的超级奖金。
金钱万能,足球更是如此。在金钱的诱惑下,广州恒大成立第一年就夺得了中甲联赛冠军,第二年又夺得了中超联赛冠军。2013年11月,广州恒大为中国足球职业化20年来首次夺得亚运会冠军。
疯狂一旦开始,就永远不会理性地停止。
恒大足球从未取得过七连冠,或许永远无法重复。其背后的恒大集团在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恒大的房地产业务则开始了史诗般的跨越。2009年,恒大还是一家二流的地方民营企业,年销售额303亿元。2017年,恒大足球七连冠之后,中国恒大财报显示,恒大全年营收3110.2亿元,净利润370.5亿元。老板许家印不仅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足球联赛广告合同,还将自己以1.4亿年薪聘请的主帅里皮推荐到国家队,甚至有点“民族英雄”的味道。
他和他的恒大赢得了一切。在恒大的带动下,中超联赛16支球队中,有12支背后都有房地产公司的支持。这让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感叹:“多亏了房地产开发商,中国足球终于可以庆祝胜利了。”
许家印已经成为中国首富,傲视全球。这个涉足足球的房地产商,已经远远超越了20年前在东北大连涉足足球的另一家房地产商万达集团。
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不仅是足球投资的先行者,恰好也是前首富。在恒大风头正劲的日子里,王健林的万达集团悄然宣布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赞助中超联赛,每年的赞助费高达6500万元。
踢足球已不再只是市场经济初期企业的广告手段,它已经成为超级富豪掌控企业经营的法宝。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当时,中国足球联赛的冠名权已被中国平安以4年6亿元的价格拿下。后来,平安集团再续约,9年的总费用高达16亿元。
一年后,人们差点咬断舌头,因为一家叫体奥动力的公司斥资80亿人民币收购了中超联赛的版权。
彻底进入金钱时代的中国足球已经疯狂了,就如同中国的房价一样。
(五)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和中国足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资本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企业投资趋于谨慎,房地产商称拿钱比拿地更重要、收款比销量更重要,有的甚至在喊“活下去”。
前些年吵着要买足球明星的天津权健集团被揭发是传销集团,用足球来洗白自己。不少小球队遭遇股东撤资,生存艰难。25年前赞助延边队的三星,如今赞助江苏苏宁,延边队因欠税宣布解散。
广州恒大因投入减少而丢掉冠军,重金赞助的国足主帅里皮回归意大利。新科冠军上海上港队主力前锋武磊出国留学,成为时隔3731天后首位在欧洲五大联赛进球的中国球员。中国开始积极推进外籍球员归化试点,北京国安归化挪威球员侯永永亮相超级杯,具有历史意义。
足协不断优化推出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指标,通过“注资上限”、“工资上限”、“奖金上限”、“转会上限”四大上限约束不理性的足球市场。早在2017年就提出的球队名称逐步中性化政策,限制了企业冠名这一最大的广告曝光权。哪家资本会选择足球,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足球终究会回归到最初的目的。中国足球仍在黑暗中摸索,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据媒体统计,2018赛季,中超联赛收看球迷人数达到创纪录的577.6万人,平均每场比赛有2.4万名球迷观看,排名全球第六。2018年,共有6.5亿人关注中超联赛内容;中超联赛商业开发的赞助商数量已达17家。据中投顾问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超联赛的市值将达到11.47亿英镑。
一些更微妙的变化也在悄然开始。2019年2月20日,一家名为优必选的独角兽公司在成都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将联手阿布扎比财团旗下的城市足球集团、中国健腾体育产业基金,收购中国第三级联赛的四川九牛足球俱乐部。
这家进军足球产业的新型科技公司创始人表示,将以科技公司的风格打造球队,并将科技、体育和足球教育结合起来,用AI机器人辅助足球教育,推动足球与人工智能教育的共同发展。这也是足球队背后的资本首次开始以新型科技公司的身份出现,还有产业基因、外资等共同股东;相比二十多年来单一企业控股、老板个人喜好影响球队发展,这或许是四川九牛队的一大步,或许也是整个中国足球的一大步。
从1990年代的外交经济到以房地产经济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到近年来的新经济发展,这为中国的经济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蝴蝶在中国和美国的加勒比海沿岸拍打翅膀,在未来的足球首都引起连锁反应吗?
一切都未知和令人兴奋。
体育行业就像人们的生活中一样,足球是最柔和的葡萄酒。
据说,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曾经说过:“绿地上滚动的不是足球,而是黄金”,这揭示了真相。
从1994年到2019年,在过去的25年中,资本一直在飙升,足球持续了很长时间,有些人来了,但是那些爱她的人总是在那里。
愿一切值得等待。
埃里克·小探望
2019.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