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从2-0落后到3-0的翻盘非常罕见,更何况还是发生在欧冠半决赛这样的重量级比赛中,但球迷们的反应却没有那么激动——因为过去两个赛季的翻盘实在是太多了。之前大家都以为首轮2球领先是稳操胜券,但过去几个赛季层出不穷的翻盘告诉我们:别说2球了,4球都能翻盘!
欧冠联赛可以说是代表足球俱乐部最高水平的赛事,两支球队往往拼尽全力,很少犯下低估对手的错误。正是因为球队的不懈努力,以往的欧冠比赛中,即使是两球领先也很少被逆转。然而今年,一下子就出现了这么多逆转,是大家都低估了对手,还是现在的欧冠水平不如以前了?
近几年欧冠有多不寻常?逆转率几乎是过去的五倍
在老一辈球迷的印象中,每当提到欧冠赛场上的大逆转,一定会想起著名的“伊斯坦布尔之夜”。2004-05赛季的欧冠决赛,AC米兰上半场3比0领先利物浦,当时大家都认为米兰夺得大耳朵杯是板上钉钉的事,据说当时甚至有米兰球员在中场开香槟提前庆祝。
但顽强的利物浦在下半场六分钟内连入三球,最终在点球大战中击败了心态已经崩溃的AC米兰,奇迹般地扭转局势夺得冠军。跌宕起伏的剧情也让这场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欧冠决赛被认为是足球史上最经典的欧冠决赛之一。
除了伊斯坦布尔之夜,AC米兰还参与了另一场欧冠赛场的惊天逆转。那是在2003-04赛季欧冠联赛四分之一决赛中,AC米兰首回合4-1战胜西甲劲旅拉科鲁尼亚,但出乎意料的是,对手在第二回合连入4球,最终以4-5惨遭淘汰。连续两年欧冠赛场的惊天逆转,让AC米兰成为《世界足球》等各类足球盘点节目的常客。
有球迷可能会问,欧冠每年都有这么多强强对决,难道就没有其他大逆转吗?有,有,但并不多。比如2011-12赛季1/4决赛,那不勒斯主场3-1战胜切尔西,差点踏入1/4决赛。没想到蓝军回到斯坦福桥之后爆发出强大战斗力,竟然4-1破门,以5-4的总比分完成逆转。
那支神奇的切尔西队,当年的欧冠赛场上,几乎全靠绝杀。对阵巴萨的半决赛第二回合,他们依靠10人防守半场,最后依靠托雷斯的田径单刀球彻底锁定胜局。对阵拜仁的决赛,切尔西一度一球落后,第88分钟德罗巴头球扳平比分。最终蓝军点球大战战胜拜仁,奇迹般夺得欧冠奖杯。
那支神奇的切尔西队还让人记忆犹新,但除了逆转那不勒斯,你还能想起五年前欧冠赛场上更多3球逆转的场面吗?我想就算是记忆力好的球迷也很难记得。其实欧冠赛场上从来都不乏两球领先却被逆转的案例,比如2012-13赛季的AC米兰,2013-14赛季的大巴黎,2015-16赛季的沃尔夫斯堡。
但论及三球领先被逆转的情况,恐怕在欧冠历史上从未像近几年这样频繁。2016-17赛季欧冠1/4决赛,巴黎首回合4-0领先天下足球欧冠经典比赛,次回合却被巴萨6-1逆转;2017-18赛季欧冠1/4决赛,巴萨首回合4-1领先,次回合凭借客场进球优势被罗马3-0逆转。算上今年两场欧冠半决赛,近三年欧冠已经出现过4次三球逆转!
相比于之前十五年,近三年三球领先被逆转的频率是前期的五倍多,难怪不少球迷开始怀疑人生:连三球领先都不安全,我看的难道是一场以高水平著称的欧冠比赛?
比分大是否意味着战术水平下降?也许是因为进攻套路难以防守
一般来说,衡量一场比赛水平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教练的战术水平和球队的战术执行力,一个是场上球员的能力。以前说到战术的表达,大家想到的都是防守反击或者控球回传之类的,目的就是在稳定中寻找进攻机会。而这几年,这些大逆转,都是大比分的胜利。这是否意味着,如今的球队战术性已经大不如前了呢?
我认为,战术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防守反击是战术的体现,稳健的控球是战术的体现,但犀利的进攻套路也是战术的体现。在近几年发生的欧冠逆转中,逆转的一方在进攻端展现出了成熟多样的进攻套路。比如巴萨主场6-1大胜巴黎的比赛,巴萨就利用定位球、短传和传中等多处破门,保守的巴黎没有办法应付,所以被巴萨翻盘。
再比如今年利物浦4-0逆转巴萨的比赛,在缺少萨拉赫和菲尔米诺两名主力的情况下,利物浦改变了进攻策略,放弃了前场三人上抢的打法,而是利用中场不断前移,形成纵深、分层的进攻。果然,巴萨被这一进攻策略打了个措手不及,利物浦的四个进球中有三个是中场直接参与的。
纵观这几场大逆转,逆转的球队在进攻端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首先天下足球欧冠经典比赛,他们都有几个可行的进攻方案,因为领先的球队肯定会针对自己熟悉的进攻套路做出针对性的部署,所以要求逆转的球队在进攻端能够想出新花样,甚至需要在两轮比赛之间短短几天内准备和演练多个进攻战术。
其次,球员要有很强的战术执行力。完成三球逆转就像是爬山,在到达顶峰之前,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如果球员不能对对手保持坚定的压力,领先一方的球员就会慢慢恢复心态,最终保持优势。在这些大逆转中,落后一方总是整场比赛给对手施加压力,最后等来的却是对手的崩溃。
超级球星是否变得平庸,不够出色?事实上,球员的整体素质正在提高
足球毕竟是需要球员去踢的,光有战术安排是不够的,想要最终实现逆转,还需要有足够实力的球员作为执行者。有一句话叫超级球星,就是能在关键时刻决定比赛胜负的球员。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比赛应该是超级球星们表演的舞台。
不过,近几年欧冠三球逆转,进球的球员往往都不是欧洲足坛的顶级攻击手,甚至可能不是本队主力得分手,比如卢卡斯、维纳尔杜姆、马诺拉斯,还有奥里吉这样的轮换球员。如此精彩的逆转比赛,却少了“球星气息”。难道真的是因为现在能称得上巨星的球员太少了,“小伙子”也有成名的机会?
我认为,或许球员水平没有下降,但巨星的减少,是因为球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足球对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身体素质和耐力方面。一个普通的现代职业足球运动员,可能已经和过去的巨星不相上下了。以前我们夸奖一个球员跑动积极,会用“场均跑1万米”来形容他,但这只是对现代足球运动员最基本的要求。
在一场顶级联赛的比赛中,你经常可以看到双方球员快速变换阵型,20多米的长距离前插回追几乎是家常便饭。一场比赛中,打满90分钟的非门将球员跑动超过1万米也是常有的事。前德国巨星马特乌斯曾说,克罗斯每场比赛比他多跑3000米,但克罗斯在球迷眼中并不是一位跑动积极的球员。
巨星这个概念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很多老球迷认为现在巨星少了,就断定球员水平下滑了。这其实有点片面,如果把十年前的巨星球员放到现在,他未必能适应如今快节奏的足球,就算能适应,也很难发挥出以前的优势。
现在的职业足球就是这样,整体素质大大提高,所以在顶级球队效力的球员之间很少出现明显的水平差距,更别提在欧冠这种汇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球员的高水平赛事中了。所以大逆转之所以缺乏明星效应,不是因为球员水平平庸,而是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在同步提高。单场比赛,只要有球员状态极佳,就有可能决定比赛胜负。
总结:
大逆转的频频出现,得益于如今球队进攻得分手段的丰富,球员基本功的大幅提升,凭借防守方难以防住的进攻战术,以及一批战术执行力强、整体素质过硬的球员天下足球欧冠经典比赛,在落后三球的情况下完成逆转实属常有的事。
逆转翻盘不是因为足球水平的下降,而是整体水平的提升,让各队实力趋近。剑客与高手的对决往往凶险无比,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料。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也应如此,不管怎样,大饱眼福的球迷才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