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黄思君
再次在世界杯小组赛中被淘汰的德国队昨天回国。 这26名球员将迎来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沉重的冬歇期。 受到很多人批评的主帅弗利克和国家队总监比尔霍夫将在下周准备与德国足协主席诺伊恩多夫和第一副主席瓦茨克举行危机会议。 尽管诺伊恩多夫强调,目前没有更换教练的计划,但他的首要任务是对本届世界杯的失败以及德国足球自2018年世界杯以来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预计他会与比维尔霍夫和弗里克讨论这些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持续的舆论压力是否会迫使过去16个月无所作为的弗里克最终像他的前任勒夫一样辞职?
如果再陷入低谷,“人才”必将承担责任
连续两届世界杯小组出局,以及去年欧洲杯1/8决赛被英格兰队淘汰后,德国队的竞技水平已跌至较本世纪初低点。 本世纪初,德国队在2000年和2004年欧洲杯上均小组出局,但在2002年世界杯上获得了第二名。 当时的德国足坛遭遇了自1954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以来最严重的人才短缺,国家队确实无人可用,于是就有了自上而下的青训改革。
德国队如今的连续失败固然与天赋有直接关系,但问题与20年前完全不同。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同质化。 青训流水线产生了太多属性和位置相似的球员,即大量所谓的全能中场和全能前场球员,但却无法培养出一流的中锋和边后卫。 后腰、中后卫、甚至门将在特尔施特根之后都面临着脱节的困境。
菲尔·克鲁格出现得那么及时,表现得那么出色,却没有得到弗里克的充分信任。
不过,所谓的人才同质化并不能成为德国队再次在世界杯小组赛失利的借口。 毕竟弗里克的球队在大部分位置上仍然拥有远超日本和哥斯达黎加的球员。 即使在中锋位置上,显然也有菲尔克鲁格这样的现成解决方案。 小组赛三场比赛,他分别在第79分钟、第70分钟和第55分钟替补上场。 结果他打进2球1助攻,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体型和空战优势。 这样的表现,你能说没有可用的中锋吗? 只是弗利克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它!
即使在装备最好的中前卫位置上,弗里克也没有充分利用。 相反,他每场比赛都在基米希、京多安和格雷茨卡之间做出选择。 首场比赛他不得不将格雷茨卡放在替补席上,但为了安抚心情,他在第67分钟换下了京多安,这直接导致了中场失利和逆转。 第二回合,弗里克干脆让三人同时出现在中场,京多安担任前腰,限制西班牙中场的倒三角。 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33%的低控球率也说明他们在中场争夺中仍然处于明显的劣势。 对阵哥斯达黎加,三人继续同时出战,但轮到基米希为京多安换位,填补了右后卫的空缺。 结果比赛只打了一半。 弗里克再次取下磁卡,让基米希回到中场。 正是在这种纠缠中,弗里克彻底迷失了方向,球队陷入了混乱。
在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吕迪格因为分心和高估,险些犯下大错。
是的,右后卫确实是一个天坑。 中后卫组合从来都让人不放心。 吕迪格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只有当他关注对手时才值得信赖。 然而,当面对日本、哥斯达黎加这样的“低级别”球队时,他就会神志不清。 注意力不集中。 原本被拜仁和勒夫培养为防守领袖的聚勒在他的第一次重大比赛中失败了,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他永远不会再有突破。 尼科·施洛特贝克潜力巨大,但他太不成熟,在日本的第一次个人比赛就支付了高昂的学费。 金特终于避免了连续三届世界杯0出场,也算是不虚此行,而代替胡梅尔斯入选的年轻球员贝拉·科恰普,也正如预料的那样,只是一个“VIP观众”。
继续纠结胡梅尔斯的选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去年的欧洲杯已经证明,即使有胡梅尔斯的加持,后防线依然错误百出。 更何况不同的教练会有不同的效果。 弗里克和勒夫完全是同根同源,无需再重复。 而且不要忘记,德国队在去年的欧洲杯上踢了三中后卫,而且明显注重防守(尤其是面对法国和英格兰时)。 勒夫担心后院发生火灾。 即便如此,一旦对手快速突入防守三区的混乱场面,与本届世界杯上的场景如出一辙。
外界对聚勒已经失去了多少信任和期望。
中前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人”2024足球欧洲杯冠军,比如边锋位置。 格纳布里之所以前两轮表现如此糟糕,但依然坚如磐石,是因为确实没有更好的边锋可用——乔纳斯·霍夫曼替补出场后的表现太平庸,而阿德耶米连一个都没有。有机会出现。
“团队”是罪魁祸首
被淘汰后,弗里克又故技重施,称德国已经好几年没有顶级9号和优秀边后卫了。 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令人愤怒。 我在对阵哥斯达黎加的赛后评论中写道:“这些问题早在弗里克接替勒夫的时候,甚至在上届世界杯惨败之后就暴露无遗。既然你没有办法和科斯塔竞争,那么这些问题就暴露无遗了。”里卡,如果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当初要和拜仁上演宫斗,为什么就迫不及待地跳回国家队的火坑里呢?”
一向眼尖、舌尖的前德国国脚哈曼也在个人专栏中批评了这些推卸责任的言论,“我听到我们国家队教练说我们没有6号,我们没有完整的6号球衣”。 -后卫,而且我们没有9号 - 他很早就知道这一点。如果他觉得手头上的球员不够好,那么他就不应该接手这份工作。” 而且别忘了,弗里克在16个月前的新任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作为国家队主帅,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球员,这是一个优势。” 为什么自由选择球员的优势最终成为失败的最大借口?
组织军队失败的弗里克并没有主动承担责任。
德国足球的人才培养确实存在问题。 青训亟待改革。 德甲俱乐部也应该在提拔和使用本土年轻球员方面向国家队伸出援手。 然而德国队再次被小组出局,遭遇大赛三连败。 把崩溃的全部责任都归咎于人才问题,这是可笑的。 别忘了,在此期间,德国U21队作为第二支国家队,连续三届U21欧青赛杀入决赛,并两次夺得冠军。 其成绩的稳定性达到了历史巅峰,而在2017年夏天,勒夫还带领“U24国家队”夺得了联合会杯冠军。 如果这叫“缺人才”,那么其他国家是如何从小组中出线的呢? 经历过上届世界杯惨败的克罗斯表示:“如果这套阵容在四分之一决赛被巴西淘汰,那没问题。但小组必须出线。” 人才问题只是剥夺了德国队与法国、巴西、英格兰等人才辈出的顶级强队挑战的资格,但绝对不会导致他们无法击败日本或者对阵哥斯达黎加如此艰难。
德国队失利的核心问题不是“天赋”而是“团队”。 亲身经历了德国队在比赛中最后低谷期并参加过1998年和2002年世界杯以及2000年和2004年欧洲杯的哈曼表示:“团队(team)意味着团结。团队意味着相互尊重。团队意味着为队友赴汤蹈火。这在卡塔尔是看不到的。而我在淘汰后听到的是:借口,借口,借口!”
吕迪格被淘汰后,他公开批评球队“缺乏最后一点贪婪”。 前队长巴斯蒂安·施魏因施泰格“感觉其他球队总是比德国队燃烧得更多”。 克罗斯认为:“我们没有固定的主力阵容,而且配合娴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 他们表达的意思很明确:这支德国队根本就不是一支球队,无论是技战术,还是心理精神。 一个团队。 这是一个整体问题,而不是个别岗位人员缺乏的问题。
只转嫁责任,无人承担责任
不仅建军失败,弗里克上任时雄心勃勃提出的一系列目标至今都没有实现。 例如,他当时表示:“我们目前世界排名第12位,我们的目标是重回榜首。” 世界杯之前,德国队仅排名第11,世界杯之后肯定会被刷下来,不升反降。
又比如,弗里克聘请了球队历史上第一位定位球教练丹麦人布特格雷特。 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夺回2014年世界杯夺冠的重要武器。 结果,本届世界杯,主要由基米希和劳姆主罚的定位球惨不忍睹。 对阵西班牙,出现了接球球员集体越位、传球直接飞出底线的尴尬一幕。 吕迪格头球破门也是因为传球和跑动之间没有默契,明显越位。 对阵哥斯达黎加14个角球均无威胁,但对方利用前场任意球反超比分。
沮丧的基米希回到了慕尼黑。
此外,2014年世界杯夺冠的主力左后卫赫韦德斯回归担任球队领军,高级助理教练格尔兰也临时从U21队赶来,在世界杯期间提供帮助。 这些看似有针对性、缜密的人员安排,最终却没有让德国队再次变成一支战斗力强的球队。 四个多月前,德国足协决定不再使用备受争议的“Die(球队、球队)”作为国家队的注册商标。 现在回想起来,此举不仅是一个商业决定,也完全符合德国队目前的竞争形势——这支球队实在配不上“死”这个词。
既然弗里克花了16个月连一支球队都建不了,也没有兑现任何承诺,再加上他的薪水仍然是世界杯前32名教练中最高的,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会再花16个月呢?几个月? 一年半的时间里,靠着这些他觉得不够优秀的球员,他能在本土打造出一支能在欧洲杯上有出色表现的球队吗? 哈曼表示:“教练的工作就是判断哪些球员适合组合在一起。这三场比赛,我不觉得场上的11名球员会为德国球衣而死。在这种情况下,我真的可以找不到为什么我们会在本土的欧洲杯上表现更好的理由。”
拜仁有7名球员,加上皇马、曼城、多特蒙德和莱比锡各1名球员,但这并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球队。
金钱是小事,但时间是无价的。 原本人们期待弗里克用一年半的时间用这届世界杯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再用一年半的时间细化,最终在2024年的欧洲杯上向冠军发起强有力的冲击,但结果就是德国队被他又耽误了一年半。 哈曼认为,换帅是不可避免的。 “失败是不能容忍的。如果我们想做得更好,那么作为领导者,我必须承担责任。墨西哥和比利时就是例子。马蒂诺和罗伯托·马丁内斯在球队被淘汰后当场辞职:我承担责任,它是我的错,我要离开。我们的情况恰恰相反,没有人承担责任——就像球队在场上的表现一样。”
仅仅更换教练是不够的
上届世界杯惨败后,德国队并没有更换教练。 主观上,勒夫想重新树立自己的声誉,而作为世界杯冠军教练,他有资本获得第二次机会。 客观来说,是因为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接班人。 经过。 但近四年来,德国涌现了三位欧冠冠军教练2024足球欧洲杯冠军,弗里克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他失败了,为什么不考虑另外两个呢?
克洛普早已被公认为未来的国家队主帅和最顺理成章的接班人,但他与利物浦的合同还有三年半,而他的经纪人也立即站出来辟谣与德国队的传闻。 那么恰好失业的图赫尔呢? 他的执教经历,尤其是在美因茨05、多特蒙德和切尔西的执教经历,已经证明他是一剂能在短时间内见效的“特效药”,而这正是目前德国队所需要的。 达到的效果。
德国足协主席诺伊恩多夫面临上任以来的首次竞争危机。
然而德国队近年来的发展表明,换帅未必能治标,更难治本。 就像德国队输球的原因一样,表现不佳的球员固然有责任,但教练没能打造出一支符合标准的球队才是根本。 归根结底,带领德国队越走越远,场内场外都成为世界笑柄的比埃尔霍夫,比弗里克更需要为现状付出代价。 德国队要真正转型,需要克林斯曼这样敢于打破传统、甚至被视为越轨的“总工程师”。
哈曼甚至建议德国队应该找一位外籍教练。 “过去四年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倒退了一步。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位能够再次激发球员全部能力的教练,有素质的球员肯定是有的。” ,尽管比例与其他国家不同。 我们有两名出色的年轻球员穆夏拉和维尔茨,他们有望在未来几年塑造球队。 外籍教练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角,探讨并指出一些问题。”
穆勒可能不得不脱掉他的德国队球衣。
此外,球队也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胡梅尔斯没有必要回来。 穆勒已经暗示他将退出国家队。 表现饱受争议的京多安和短暂复出的格策将继续出战。 对团队来说意味着多少? 诺伊尔也希望继续参加2024年欧洲杯。 目前2024足球欧洲杯冠军,他确实是德国最好的门将,特尔施特根无法缩小与他的差距。 但诺伊尔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对阵日本和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丢了四个球的过程中。 他显然没有达到他的水平,甚至犯了明显的错误。 如果这些老将对于是否应该继续留在球队没有明确的答案,那么就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做出决定——这可能是一个残酷的决定,但必须是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做出的。 。
去年欧洲杯结束后自愿退出国家队的克罗斯认为,吸取本届世界杯的经验教训,德国队如果想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有所作为,就必须立即建立起一支球队。明确的主力阵容,或者说至少有一个明确的阵容。 13到14名主力,然后依靠这个主力阵容尽可能多打比赛(德国队不需要参加预选赛,可以邀请更多高水平球队打友谊赛)。 即使打得不好,也要坚持打一场又一场比赛,培养默契和惯性,让球队在比赛的困难阶段(比如对阵日本的最后20分钟)有安全感。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阵型,无论声誉如何。” ”。